英文版 會員專區
  • 關於公會
    • 緣起
    • 宗旨
    • 章程
    • 相關會議資訊
      • 理監事會歷屆名冊
      • 理監事會歷屆歷次會議紀錄
      • 會員代表選舉辦法
      • 歷屆會員代表名冊
      • 歷屆歷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紀錄
  • 出入會流程
    • 申請入會流程
    • 申請復會流程
    • 申請退轉會流程
    • 申請停歇業期間免繳常年會費
    • 申請復權流程
  • 倫理委員會
    • 委員會組成與申訴處理
    • 委員名冊
    • 歷屆歷次會議紀錄
    • 處理流程
  • 公會資料館
    • 法規彙編
      • 社工師法暨子法
      • 其他
    • 學術刊物
  • 教育課程
    • 線上報名課程
  • 常見問題
    • 網站操作
    • 會費繳費資訊
    • 專科社工師
    • 執業與事務所相關問題
    • 繼續教育積分
    • 本會專屬會員卡
    • 程序監理人推薦
  • 會員福利
    • 保險相關
    • 特約優惠
    • 法律顧問諮詢
  • 臉書粉絲頁
  • 聯絡我們
台北市社會工作師公會
英文版 會員登入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全站搜尋
台北市社會工作師公會
  • 關於公會
    • 緣起
    • 宗旨
    • 章程
    • 相關會議資訊
  • 出入會流程
    • 申請入會流程
    • 申請復會流程
    • 申請退轉會流程
    • 申請停歇業期間免繳常年會費
    • 申請復權流程
  • 倫理委員會
    • 委員會組成與申訴處理
    • 委員名冊
    • 歷屆歷次會議紀錄
    • 處理流程
  • 公會資料館
    • 法規彙編
    • 學術刊物
  • 教育課程
    • 線上報名課程
  • 常見問題
    • 網站操作
    • 會費繳費資訊
    • 專科社工師
    • 執業與事務所相關問題
    • 繼續教育積分
    • 本會專屬會員卡
    • 程序監理人推薦
  • 會員福利
    • 保險相關
    • 特約優惠
    • 法律顧問諮詢
最新消息
News
首頁 > 最新消息 > 重要公告與新聞發佈 > 《本會直播活動》動物社會工作(...
  • 本會繼續教育課程
  • 重要公告與新聞發佈
  • 相關單位訊息
  • 徵才訊息
2019.04.24

《本會直播活動》動物社會工作(108年04月05日)

動物社會工作 陳懷恩


1.動物社會工作是什麼
    動物社會工作是將動物放入社會工作脈絡中的視角,例如社工對個案進行處遇時,是否把與個案關係緊密的動物放入系統內評估,有利於更全面思考個案的各種考量。社工本身有和動物相處的經驗,當然更有利於從事這份工作。
    國外有些獸醫已將社工納入工作環節內,例如評估動物的受虐是否與家庭成員受虐有關聯,或協助飼主走過動物離世的悲傷輔導等等。
    台灣的諾亞方舟動物同樂會,以專業社工為弱勢犬貓提供相關醫療照護工作、辦理媒合領養、領養人支持性服務,建構飼主的社會支持網絡。

2.社工服務中,如何看待動物和個案的關係
    從系統架構的方式去看動物於家庭內的生活,各層面都會所涉入,比如說一般人可能就很難理解飼主到哪要帶著狗的生活是什麼樣貌,或是租屋的時候必須把房東可以接納動物作為首要條件。
    經濟扶助的社工單純以經濟負擔考量建議個案不要養動物,若能接納個案在生活中的一環就需要有動物,「為了動物」能作哪些整體資源調整、努力方向,將動物視為家庭的資源,從不同角度和個案討論,讓個案聚焦在他自己現階段的生活議題。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曾針對家庭具風險的孩子與狗辦理工作坊,課程裡面有動物訓練師搭配其他專業的老師,教孩子學習以正向方式和動物相處,通常弱勢家庭的孩子學業成就低落,這些孩子透過課程學習後再回饋到與家長的分享中,對整個家庭的系統是正向的幫忙,也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編按: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辦理『兒童與同伴動物家人支持計劃』。計畫介紹:https://reurl.cc/7b3Dd 計畫目標如下:
(1)增強孩童與同伴動物相互支持的關係。

(2)發展孩童負責態度、解決問題、獨立能力,增強自信與自尊心。
(3)建立孩童發展同理、仁慈的道德觀,成為同伴動物的守護者。
(4)即早阻斷孩童發展負向對待動物的行為。
    動物運用到工作內是一個資源而非負擔,例如寵物過世,社工能從旁協助個案家庭走過悲傷的歷程,觀察家庭怎麼面對失落,並且可以從其中有所成長,這些與動物相關的事件都是社會工作能夠介入相當好的契機點。

3.台灣社工在面臨動物議題時可以運用的資源
(1)動物虐待與保護:
    動物虐待是刑事案件,雖然目前動物受虐對社工來說無通報義務,但已有許多研究顯示動物虐待與家暴行為有高度相關,若服務個案家中已經有動物傷亡,一定要跟當地農政機關合作(動物防疫所、動保處)。
(2)住宿安置:
    若安置機構有經費,建議除了對個案的安置外,亦能補助動物同時接受安置,若無法透過個案的安置機構協助動物安置,需考量運用人際網絡資源,先對動物進行短期的安置處理。
*編按:
    美國超過1/3家暴受害者擔心寵物的安危及去向,延後對外求援及接受安置的時間,但全美僅3%的家暴庇護所可同時接受家暴受害者與寵物安置。美國於2018年12月通過「寵物與婦女安全法案」(Pets and Women Safety Act,簡稱PAWs),旨在保護家暴受害者可同時保護自己與寵物的安危。(資料來源:台灣動物新聞網,完整閱讀請至  http://www.tanews.org.tw/info/16249)

    國內婦女救援基金會曾於104年6月到105年間首創國內「經濟弱勢受暴婦女短期寵物安置服務」,方案因各種挑戰已取消,例如社工人員案量過重、國內缺乏跨機構家暴與動物保護系統間的合作、或是動物容易成為施暴者扣留的財產等等。
    台北市動保處與台北市社會局、家防中心於民國105年建立「台北市違反動物保護法裁處案件轉知社會局及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處理程序」,動保處接獲疑似虐待動物案件後,會把資訊轉知相關單位,即刻啟動社會安全網機制。無論民眾或社工欲通報,亦可撥打下列服務專線:
a.台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專線(02)8791-3064、(02)8791-3065。
b.發現虐待動物外,疑似有家庭成員受暴或虐待,撥打113、(02)2361-5295#226。
(3)行為訓練:
    觀察動物遭受安置後,環境對動物產生的壓力可能會導致牠創傷反應而出現行為改變,社工可評估這行為的改變是否因動物過往曾遭受過家暴的可能性。可留意各縣市動物行為訓練相關的資源(動物行為治療、獸醫等),協助動物未來無論回到原本服務飼主身邊或是由其他人領養,都可以有較佳的狀態。
    由於行為矯正的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目前社區大學有開設關於動物行為的課程,社工可以去上課或進行諮詢。
*編按:以台北市為例,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於陸續於社區大學開設「臺北市貓犬學校」,108年在內湖、萬華、北投、大安、信義、中山、松山七所社區大學開辦關於動物相處、高齡動物照護、動物按摩等課程。
(4)喪葬禮儀:目前許多禮儀公司協助飼主處理寵物家人的離世,走過儀式的過程中,可以協助飼主面對哀傷的歷程。另外,家庭內成員可能會對動物離世的態度不一,由專業者協助辦理儀式,反而能夠化解家中成員意見的衝突。
*編按:全台寵物殯葬資訊,詳見:http://www.tanews.org.tw/page/8736 (資料來源:台灣動物新聞網)

4.對動物有抗拒甚至創傷經驗的社工,進入案家工作前心中已經有恐懼感,是否會影響進入案家的脈絡?應該如何克服?
    如果你的案家不願顧及社工感受,不願意在你到訪時先將動物收起來的話,可能需要和督導討論是否和案家尚未建立好足夠的信任關係。
    社工可嘗試以減敏感訓練法,降低對動物的恐懼感。例如在網路上認識狗友、社團到參加聚會;到狗公園觀察飼主與動物的互動,嘗試在安全範圍下與飼主聊天,認識動物的行為、與動物接觸的技巧;上與動物行為相關的課程…等方式。社工亦可利用此點,主動尋問案家是否有和動物靠近的方法,促進雙方的關係。
*編按:大台北地區有五座空間充足的狗公園,可以作為假日踏青的去處唷!
(1) 臺北市迎風狗運動公園。  (2) 新北市永和綠寶石寵物公園。
(3) 新北市新店親情寵物公園。 (4) 新北市蘆洲蘆堤寵物公園。
(5) 新北市板橋華江河濱寵物公園。

5.動物輔助治療與動物社會工作的差別
    輔療以治療為目的取向,社工觀點擺置進入工作後,例如家暴受害者與動物的依附關係,以社會工作方法為思考脈絡時,就不是透過動物輔療能完全處理的區塊。但動物輔療能作為社工運用的媒介之一,國外有運用動物輔療到家暴受害者的身心治療上,可以作為一種方法。
    現在社工面對服務對象的處境越加多元複雜,動物社工的視角提供另一種觀點,讓社工可以考慮個案和不同對象的關係一起被納入到工作。

6.動物放入家系圖
    動物在家系圖上的符號是◇,動物的資訊可以自由的發展,從個案陳述動物的方式(例如這是阿公養的狗、這是個案小孩的姐姐…),來決定要將動物放在哪個位置。如果家中養過很多動物,可以選擇對家庭成員來說最有意義的經驗放進來討論。
    曾聽過個案分享他家中一定要有一條狗的故事,這是個案家中不成文的規定,再深入瞭解,才知道因為阿公曾說家中一定要有一條狗,就此成為家中流傳下來的習俗。從個案與動物間的關係,衍伸出來是背後更多的歷史脈絡。

7.直播中有社工師詢問有個案餵養許多流浪狗,有需要放入家系圖內嗎
    可以詢問動物對個案的意義是什麼?他想要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在自己都餓肚子的狀態下仍堅持要作餵養動物的事情,背後一定有強大的驅力推動個案如此行動。

*直播與文稿能呈現的內容有限,欲瞭解更詳細的動物社會工作,請到FB動物社會工作的粉專,有問題歡迎私訊懷恩囉!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swtw/

地址:1005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4之2號4樓

服務信箱:taipeisw@ms49.hinet.net

電話:886-2-2391-6482;886-2-2391-6582

傳真:886-2-2391-4228

Copyright ©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
Power by A-cart 電子商務